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7-10 12:19 点击次数:113

如何评价苏超对两次舆情事件的处置

宿迁队和南京队这波操作,直接把球迷看懵了。

6月底球员溜去售楼处搞粉丝会,7月初球员又在场上出黑脚,苏超联盟这次真没惯着,24小时内直接下罚单。

要我说,这种不拖泥带水的处理方式才够劲。

房企牵线/内部人员违规/十点开始十八分叫停。

宿迁事件这效率够可以的。

体测中心羊某朋友圈喊话房企接的招,助理教练王某直接带队走穴。

市体育局发现后当场掐断活动,隔天就公布处理结果。

涉事干部调查处理、助教直接解聘,球员集体回炉受训。

通报里那句“诚挚致歉”看着比某些明星工作室声明实在多了。

南京杨笑天的事更绝。

7月5号比赛中的危险动作,7月6号傍晚罚单就贴出来了。

停赛一场看似不重,关键是这份通报压根没走“正在调查”的过场。

球迷还在扒视频慢动作呢,联盟的处罚决定已经甩脸上了。

这两件事放一起看挺有意思。

宿迁队想搞商业化露了马脚,南京队场上动作失了分寸,本质都是破坏联赛形象。

苏超没学某些单位搞“冷却期”,直接快刀斩乱麻。

尤其宿迁那份通报把羊某怎么牵线、房企怎么对接、哪些人参与写得清清楚楚,比某些遮遮掩掩的公告强十条街。

球迷吐槽其实在点子上。

球队要吃饭能理解,但挑联赛期间搞商业站台确实吃相难看。

常州队输球都没放弃拼抢,宿迁队倒有空跑售楼处。

北京日报说娱乐化过火真没说错,这次房企活动要是没被及时叫停,后续搞不好真成楼盘开盘表演赛了。

舆情处理最怕拖成连续剧。

苏超这次放弃两阶段通报模式,反而把危机摁灭在萌芽期。

足坛这些年反转打脸的戏码还少么?

调查一个月结果轻飘飘罚酒三杯,不如学学人家二十四小时亮态度。

宿迁体育局凌晨发通告的操作,比某些装死装到热搜掉榜的强太多。

体育赛事管理就该这样。

违规事实清楚的当场亮剑,商业活动越界立即叫停。

既给球迷交代又震慑其他队伍。

要都像常州队那样专注赛事,联赛口碑哪会崩?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