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到,连一向佛系的中铁建都拉出了五个点的大阳线,水泥股炸板速度堪比午间热干面出锅。钢铁、机械、民爆、建材,集体秒板,像是早上九点半在开一场基建股的升旗仪式。
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城市又出政策放水了。结果一查,主角居然是雅鲁藏布江水电站。
你说,建个水电站至于这么大阵仗吗?这不是中国最擅长的项目之一吗?可问题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水电站,而是一个能直接写进地缘战略教科书的工程。
老实说,我也是翻了下数据才反应过来这事有多狠。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总投资大约1.2万亿元。你没看错,万亿级别。用现在通胀后的价格来算,大约是三峡工程的两倍半。三峡那会是2500亿,按通胀和成本上涨系数折算,大概也就5000亿上下。而这一次,国家直接扔出1.2万亿,相当于2008年整个4万亿刺激计划的四分之一,仅一个项目就拉了出来。
那电量呢?我看了下官方数据,年发电能力预估3000亿度,是三峡电站的三倍。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水电站,而是一整套产业命脉重构工程。
这还只是第一层。
我琢磨了下,问题其实不在于建,而在于这个水电站之后会发生什么。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次各大媒体、券商研报甚至外交口径,提得最多的词,不是发电,而是出海。
也就是说,这个站发出来的电,不是光给我们自己用的,是要外卖的。目标客户,是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越南、缅甸、老挝这些国家。
换句话说,中国不再只是卖光伏面板、电动车和手机,而是开始卖廉价电力了。而且这种卖法,不是靠运,而是靠送。
高压直流输电,直接铺到边境,插在对方电网上。等他们一插上电闸,用的是我们的电,建的是我们的产业链。
说句直白的,这就是新时代的电力外交。
你电价对制造业的诱导性,比你给企业发多少补贴还直接。举个现实例子,中国东部有的地区电价已经到每度0.7元以上了,而我们对外销售的水电电价据传不到0.3元。
换句话说,中国正在用水电构建电力版一带一路,只是这一次不是修路修港口,而是输电和接网。谁接了这网,就得用中国的工业体系来配套。不然电再便宜也白搭。
这事对谁冲击最大?印度。
美国这几年一直想拉印度对冲中国制造,甚至提出过南亚+战略,一度炒得沸沸扬扬。但现在的现实是,印度自己北部严重缺电,一年停电上百小时都很常见。你想扶持它搞制造,连最基本的能源都保障不了,企业怎么活?
结果现在中国不跟你玩水战,直接从能源侧改写你的区域逻辑。
而且你会发现,卖电比卖手机还有杀伤力。因为用电不是一次性的,是持续性的。一旦某个国家依赖你的电力系统,它就不可能随便和你翻脸。
这就是第二层,也是我看到数据那一瞬间有点愣住的地方。
还有一层,跟内部关系更大。
这次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还搭上了另一个大动作——南水入疆。
什么意思?你把水从雅鲁藏布江一带,用电力输送体系调度到西北、华北,甚至东北去。用谁发出来的电调谁的水。这逻辑听着怪,但工程上是成立的。
而一旦这条线开通,就能解决至少三件大事:
• 缓解华北地下水过度开采
• 减轻东北地区供水压力
• 彻底盘活西北边缘的产业布局
我查了下数据,目前华北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接近15万平方公里,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长期处于世界极低水平。而西北很多地方,有地有光有风,就是缺水。
如果真能实现南水入疆,中国整个国土资源配置的逻辑都要改写。一个原本只能搞煤矿和风电的地方,有可能种出水稻和葡萄。这不是未来科幻,这是国家正在干的事。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个水电站一旦建成,它就是一个巨型的经济枢纽。
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资本市场一夜之间全部冲进了基建、建材、能源股。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多了一套预测模型,而是这件事本身就足够大、足够重、足够现实。
甚至你可以说,这是中国下一阶段国家战略的底层设施之一。水、电、物流、算力,这是最硬的牌。
那些在看热闹的人,会以为这又是一次刺激计划,其实这不是放水,这是给地球另一头放电。
雅鲁藏布江这个项目,不是从水里找电力,而是从电力里造地缘。
现在问题来了,电可以送出去,资本会不会跟着走?哪个行业会最先吃到这口廉电的红利?哪家企业才是那个真龙?
我今晚也准备接着看,盘后资金流向和龙虎榜动向。
你要不来?咱们九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