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7-30 11:37 点击次数:154

要挟无果遭反制,冯德莱恩执意赴华访,中方预先设下红线

要挟无果遭反制,冯德莱恩执意赴华访,中方预先设下红线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次北京之行可谓步履维艰,她不仅要应对德国政府否决欧盟2万亿财政预算案的内政困境,还面临美国即将于8月1日对欧洲商品加征关税的外交危机。

在访华前夕,冯德莱恩曾提出三项颇具施压性质的要求,期望借此迫使中方在关键议题上做出妥协。然而中国方面采取了异常克制的应对策略,不仅将原定两天的会晤议程大幅缩减至24小时,还取消了所有既定的商务活动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接待礼仪方面也展现出明显的低调态度,甚至省略了常规的外交欢迎辞。这种处理方式反映出中国对当前中欧关系的审慎立场。

会谈期间,中方明确表态"中俄合作关系不受任何第三方影响"的声明,实际上为所有可能的谈判议题划定了清晰边界。这使得欧盟试图在对华施压的同时谋求合作的策略完全落空。

这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外交交锋,不仅揭示了欧盟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尴尬处境,更凸显了中国坚守核心利益的坚定外交风格。

在欧盟代表团专机抵达北京前48小时,中国外交部用极其简练的23个汉字为此次会晤定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表述采用"经中欧双方商定"的措辞,而非更常见的"邀请"说法。

原定于24日举行政治会谈、25日在合肥开展商务峰会的完整安排,最终被压缩为仅有24小时的政治性对话。虽然基本的外交礼节仍得以保持,但中方在官方通报中有意省略了惯用的"欢迎"表述。

更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欧盟代表团抵华前48小时,中国商务部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要求欧盟立即撤销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措施。这种时间节点的选择显然经过精心考量。

在启程前往中国前,冯德莱恩及其团队仍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试图通过施压手段获取谈判优势。

欧盟驻华代表曾发出最后通牒,扬言若中方不在一个月内解除稀土出口限制,就将取消此次高层访问。

令欧方始料未及的是,中国随即宣布对欧盟产白兰地启动反倾销调查,这一精准反击直接打乱了欧方计划。

面对中方的强硬反制,欧盟方面不得不妥协退让,最终仍按原计划成行,但原定的所有经贸合作议题均被悉数取消。

外媒此前披露的冯德莱恩访华议程显示,其首要诉求就是施压中国中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往来。

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在公开场合多次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战争经济",要求中方配合西方对俄制裁措施。

中国外交部随后公布详细数据予以回应:2025年前六个月,中国自俄进口原油同比增长12.7%,天然气进口量上升18%。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俄年度贸易总额已突破2400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针对欧方的无理要求,中方仅用"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这23个字作出回应,既表明了立场,又巧妙化解了道德绑架。

第二,西方以所谓“产能过剩"为借口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实施打压。

近期欧盟突然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7.8%至35.3%的高额关税,并点名指控比亚迪、小鹏等企业通过政府补贴进行低价倾销。

中国方面立即做出有力回应,指出德国当前失业率已攀升至6.1%的高位,直指欧盟自身新能源转型滞后才是问题的根源,而非中国技术实力过于强大。

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已正式启动对欧盟猪肉及乳制品的反倾销调查,这一举措精准针对法国农业的敏感领域。

第三,欧盟在稀土领域的施压完全失去效力。

尽管欧盟方面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但事实是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欧盟当前的稀土储备仅能维持2至4周的生产需求。

中国在政策上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为符合标准的欧洲企业开通特殊审批通道,另一方面持续提升稀土深加工领域的技术壁垒。

冯德莱恩在稀土问题上的强硬表态,反而凸显了欧盟供应链在此关键领域存在的重大隐患。

此次仓促的访华行程实际上是冯德莱恩试图摆脱政治困境的自救之举。

就在出访前一周,她大力推动的2万亿欧元国防预算计划遭到德国单方面否决,导致对乌克兰的千亿援助资金无法落实。

与此同时,特朗普公开表示将于8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30%的高关税,德国希望以采购美国能源来换取豁免权,而法国则坚决反对这一妥协方案以保护本国农业利益。

尴尬的是欧盟自己把路走死了:峰会前三天,欧盟强行将7家中企列入对俄制裁名单,中国商务部当即宣布“必反制”。 连欧盟智库都承认:同时对抗中美,等于经济自杀。

唯一能救场的议题也黄了。 原定峰会签署的中欧气候联合声明,因欧盟临时加码要求“中国必须承诺更大减排”被迫搁置。冯德莱恩嘴上喊着“气候合作是战略支点”,行动却撕毁共识,连COP30协调机会都砸在欧盟手里。

2025年上半年中欧贸易额暴跌8.7%,欧盟对华出口连续三个月萎缩。 德国机械巨头收到多份中企暂停订单通知,法国农产品出口额骤降9.3%。 当美国从欧洲抽走165亿欧元产业链投资时,欧盟却还在对中国光伏板加税,结果电价暴涨,民众买单。

24日举行的中欧会谈现场,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抛出一项颇具争议的贸易提案。

这项被外界称为"单边让利方案"的提议,要求中国单方面降低对欧洲商品的进口关税。

与此同时,欧盟却坚持维持对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壁垒。

中国代表团当场展示了商务部最新发布的贸易数据作为回应。

数据显示,在欧盟27国对华贸易逆差商品清单中,超过六成属于高端制造领域。

这些产品主要包括精密数控机床、高精度测量仪器等德国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制品。

当会谈转向俄乌冲突议题时,中国代表团播放了王毅外长3月在联合国会议的发言录像。

王毅在发言中明确表示:"推动和平谈判应当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立场"。

据现场欧洲媒体记者观察,冯德莱恩在听到这段发言时出现了明显的停顿。

这位欧盟领导人翻阅文件的动作整整停滞了十秒钟之久。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