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8-29 20:48 点击次数:146

曾难逢对手日军精锐板垣师团,为何败在一支不起眼的非正规部队手中?

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提起板垣师团,懂点抗战史的都知道它的名头 —— 日军 “刚军”,打甲午、日俄战争没输过,抗战时更是横扫中国七十多个师。

可谁能想到,1938 年鲁南临沂,它竟栽在一支凑起来的 “杂牌军” 手里。这非正规部队到底凭啥,能打赢号称 “不可战胜” 的精锐?

临沂城外的农民王老汉,那会儿天天推着独轮车往阵地上跑,车上装着馒头和弹药。像他这样的百姓有两千多,妇女缝补军装,小孩盯着日军动向捎信,没人给工钱,全是自愿。

非正规部队缺粮少弹,可这些百姓硬生生撑起了后勤。没有他们,士兵们别说打仗,饿都饿死了。

老百姓的支援不是添头,是撑起防线的脊梁。可光有百姓还不够,俩有旧怨的将军咋凑到一块儿?

张自忠从峄城往临沂赶时,下令把行李全扔了,士兵们一天一夜跑了 180 里,鞋都跑烂了。到城外时,庞炳勋正顶着炮火等他 —— 这俩人以前在西北军时结过仇,见面都不说话。

可那天庞炳勋攥着张自忠的手说 “老兄弟,别管以前的事,咱得守住临沂”。当晚俩人就定了计,庞炳勋正面扛,张自忠绕后打。

私怨再大,也大不过家国存亡。可光有将军齐心,士兵们没底气也不行,他们咋提的劲?

之前莒县打了一仗,游击纵队的刘震东将军,带着一群拿大刀的士兵死守,最后战死了。这事让临沂守军红了眼,后来又截了日军的空投包裹,里头有增援情报。

士兵们照着情报伏击了日军汽车队,击毁三辆还俘了一辆,把车开到司令部门口示众。大伙一看,日军也不是铁板一块,敢死队连伤员都拎着枪上了。

士气不是喊出来的,是打出来、拼出来的。可这边非正规部队越战越勇,板垣师团那边咋就节节败退了?

板垣师团的医官后来写回忆录,说 1938 年 3 月临沂的夜特别冷,士兵们冻得直哆嗦,冻伤的比打仗受伤的还多。装甲车陷在沂河边上的泥里,得靠步兵推着走。

本来想靠机械化快攻,结果鲁南的山地和春汛全成了拦路虎,重炮拆了运到前线,组装好天都亮了。

老天爷不帮忙,自家后勤还掉链子,这仗咋打?其实早在打临沂前,板垣师团就藏着败相,你信不?

板垣师团来临沂前,在平型关被八路军 115 师伏击过,后来打忻口虽然猛,可元气没补回来。日军内部还一个劲夸他们是 “华北最强”,把板垣征四郎捧得飘了。

见了庞炳勋的部队,他压根没放眼里 —— 就五个团,装备差得连重机枪都没几挺,觉得三天就能拿下临沂。

傲慢是战场上最大的敌人,可光傲慢还不够,他们的伤亡数字更吓人。

后来日军统计,临沂这仗战死一千多,受伤五千多,总伤亡超六千。被张自忠夜袭后,他们也学着想夜攻,结果在茶叶山、崖头这些地方,阵地拿下来又丢,反复拉锯。

以前打中国军队都是一路平推,从没见过这么死缠烂打的,士兵们的劲慢慢就泄了。

精锐的底气被打没了,这败局其实早定了。可你知道不?还有外部力量悄悄帮了非正规部队一把,是啥呢?

庞炳勋的士兵后来回忆,1938 年 3 月中旬,阵地上突然多了几十挺崭新的捷克式轻机枪,还有 12 门迫击炮,打起来腰杆都硬了。

这些装备不是凭空来的,是苏联借着中苏互不侵犯条约送的,前后给了一千多门迫击炮、一千多挺机枪,第五战区分到了一成。张自忠的 59 军也拿到 20 挺重机枪。

好装备是底气,可有人给支招更关键。苏联顾问崔可夫那会儿还没当元帅,就建议别跟日军拼火力,夜里摸过去打近战,还教士兵们练白刃战。

没这些帮助,非正规部队想扛住精锐太难。可这仗打完,两边的打法都变了,你信不?

日军大本营后来改了作战纲要,以前光盯着中国正规军打,现在连地方武装都不放过,华北、华东的扫荡次数翻了倍。

国民政府这边也变了,以前看不上 “杂牌军”,临沂打赢后,直接把庞炳勋的部队扩成第 24 集团军,补了一万支步枪、50 门迫击炮,还专门设了基金,每年拨两千万给地方武装。

打胜仗才有的尊重,这道理在战场上最实在。可板垣师团的日子,从临沂之后就彻底下坡了。

三次攻临沂,他们前后投了两万人,损失超四千精锐,战后直接被降成预备队。后来去华南打第五军、去太平洋打莫尔兹比港,没一场赢的。

临沂这一仗,不光打破了它的神话,更打没了它的底气。可你知道不?这场仗的真正价值,不止是打败了一支精锐,还帮了台儿庄大忙。

板垣师团那会儿算盘打得精,拿下临沂,就能跟西边的第十师团会合,把徐州团团围住。

临沂离台儿庄就 90 公里,这地方一丢,徐州防线等于断了一条腿。可偏偏韩复榘早前弃守山东,第五战区的兵都乱了套。

李宗仁手里没人,只能把庞炳勋的 1.3 万人、张自忠的 2.2 万人凑过来,再加上地方保安团,满打满算才四万人,重武器没几样。

非正规部队扛精锐,这开局看着就难。可他们偏偏在首战就给了板垣一拳。

1938 年 3 月 14 号夜里,张自忠带着 59 军偷偷渡过沂河,摸到日军营地就开打,首战就歼敌一千多。

后来两边在沂河两岸拼白刃战,59 军的营级军官死了一半,士兵们还是没退,到 17 号硬是占了日军所有主阵地,庞炳勋再从侧面夹击,又歼敌两千。

硬拼出来的胜利,才最提气。可这胜利没稳住,后面又出了岔子。

李宗仁见打赢了,就把 59 军调去守台儿庄,板垣师团趁机反扑,庞炳勋的部队快撑不住了。蒋介石急令张自忠往回赶,才暂时稳住。

可没多久,日军第十师团在台儿庄被围,板垣只能带主力去救,只留两支队盯着临沂。最后临沂丢了,但板垣师团南下的时间被拖了足足半个月。

丢了城却赢了战略,这才是临沂之战最该被记住的地方。

曾横扫中国七十余师的日军板垣师团,竟在临沂败给非正规部队。这背后是百姓自发支援、张庞弃怨协作的凝聚力,也有板垣因傲慢与环境短板陷入被动,还有苏联武器与战术指导的助力。

虽临沂最终陷落,但非正规部队拖延了板垣驰援台儿庄的时间,还改写双方战略,板垣自此走向衰落。这场胜利,靠的是家国大义与死战精神,打破了日军精锐不可战胜的神话。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