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这出大戏,现在连遮羞布都懒得扯了。
道具呢?一套叫“堤丰”的中程导弹系统。
直接就往我们家门口摆,话也说得明明白白:就是为了“制衡中国”。
去年在菲律宾,美国人就这么演过一次。
当时也说是军演,“暂时”部署“堤丰”。
结果呢?演习结束了,导弹留下了。
现在成了菲律宾手里一张自以为能让我们“夜不能寐”的牌。
历史重演钉子更毒
现在,同一个剧本,换了个更大的舞台——日本。
从9月11号开始,一场叫“坚毅之龙”的军演,美军的“堤丰”又被“暂时”搬到了日本。
别信什么“暂时”,这就是美国在中国周边,一颗接一颗地砸钉子,想把我们死死围住。
“堤丰”这玩意儿,可不是吃素的。
它手里有两张牌,一张是打四五百公里的“标准6”,另一张是能飞1800公里的“战斧”。
这套系统要是搁在菲律宾,整个南海都在它的火力网里,连广东、福建都得掂量掂量。
现在它被搬到了日本,什么概念?
等于直接把枪口顶在了我们东北和沿海经济带的脑门上。
甚至连俄罗斯的远东心脏地带,都赤裸裸地暴露在打击范围之内。
这哪是防御?这是从南北两个方向,给我们上了一道“夹心锁”,妄图封死我们的出海口。
北京的警告莫斯科的耳光
人家都指着鼻子骂了,我们能没点反应?
外交部的回应很直接:坚决反对!
这种行为,就是对地区和平的公开破坏。
话锋一转,矛头直指日本。
中方提醒日本,别忘了自己那段军国主义侵略史,在军事上最好谨言慎行,好好反省。
这话里有话,而且分量极重,几乎就是“最后通牒”。
别忘了,《波茨坦公告》白纸黑字写着,中国作为战胜国,在日本有驻军的权利。
日本要是铁了心想复辟军国主义,解放军不介意去帮它回忆一下历史。
如果说中国的警告是绵里藏针,那俄罗斯的回应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说得更狠:
美国在日本部署导弹,就是对俄罗斯的“直接威胁”。
她警告,日本要是敢一意孤行,那就别怪俄方不客气,一切“严重后果”日本自己扛。
这已经不是警告了,是赤裸裸的威胁。
在莫斯科眼里,美国这就是想在远东复制一个“乌克兰”。
一个还在打仗的国家,怎么可能容忍家门口再起炉灶?所以莫斯科直接把核大棒都亮出来了。
华盛顿的昏招东京的豪赌
有意思的是,五角大楼这一手,可能连白宫都觉得别扭。
特朗普政府一边还在敲打日本,要求增加防务开支,不然就减少保护。
可五角大楼反手就在日本加码军事存在,这传递的信号简直是精神分裂:
“你就算不加钱,我照样罩着你。”
华盛顿内部的算盘,看来也打得乱七八糟。
而日本呢,正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它想借着美国的力量,挣脱“专守防卫”的紧箍咒,实现所谓的“军事正常化”。
但这次,算盘可能打错了。
它以为抱上了美国的大腿,却没想到同时踹了身边两个巨人的窝。
本想借船出海,结果发现自己被推到了船头,成了第一个顶风浪的肉盾。
它把自己摆在了中俄怒火的最前线,真要有点风吹草动,那些导弹基地,必然是第一波被拔掉的钉子。
这场豪赌的风险,远比东京的政客们想象的大得多。
结语
美日以为部署一套“堤丰”就能将军,结果发现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这一步臭棋,非但没能吓住中俄,反而成了两国加深军事合作的催化剂。
更何况,中国的东风快递早已使命必达,高超音速武器更是让所谓的反导系统成了摆设。
美国似乎忘了当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时,自己是怎么跳脚的。
如今,它在别人家门口干着同样的事,只会激起整个地区更强烈的警惕和对抗。
这场看似气势汹汹的军事部署,暴露的恰恰是美国的战略焦虑。
而最终,为这场焦虑买单的,大概率就是那个引狼入室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