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10-11 02:39 点击次数:77

那个赚一个亿的鸡排哥,正在被一个更高效的系统吞噬

我们身边的世界,正在加速复刻。

前几年是奶茶店,一条街能开出七八家,名字都像亲兄弟,主打一个排列组合。后来是柠檬茶,家家都说自己手打渣男,也不知道渣男够不够用。现在,你再去商业街逛逛,会发现所有小吃摊老板,都开始长得像同一个网红。

景德镇的鸡排哥,就是这个最新款的“标准脸”。

一个靠卖6元鸡排,硬生生把自己干成地方景点的哥们,最近累趴了。每天十几个小时颠勺,面对山呼海啸的人群,铁打的汉子也顶不住。他前脚刚回家喘口气,后脚一个高仿版的“鸡排弟”就骑着三轮车,在他原来的摊位上,开张了。

一样的服装,一样的油锅,甚至连微笑的角度都像是经过计算的。

围观群众都懵了,这是什么操作?真人累病了,派了个数字人分身来代班?还是说“鸡排哥”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可以随时替换的岗位?

大家还在议论纷纷,劝鸡排哥搞个加盟,把正能量发扬光大。

我看到这就笑了,朋友,你们是不是对商业的残酷,有什么天真的误解?

网红的尽头不是带货,而是被山寨活活耗死,而加盟,就是那把递给自己的刀。

我们先来聊聊,鸡排哥到底卖的是什么。

是鸡排吗?别闹了。6块钱的鸡排,全国各地都有,比他炸得好的师傅也大有人在。大家千里迢迢跑去排队,难道真是为了那一口蛋白质?

他们消费的,是一种叫“情绪价值”的硬通货。

在一个人均焦虑,看什么都觉得没劲的时代,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野生代言人。他告诉你,靠炸鸡排也能买几套房,赚一个亿。他把繁重的体力劳动,干出了一种“老子就是天选之子”的史诗感。

他累了。他崩溃了。他想歇歇了。

怎么?不行吗?

当然不行。因为在流量的角斗场里,你不是人,你是服务器,24小时不下线才是你的宿命。

鸡排哥卖的,其实是一份精神保健品。大家排队吃的也不是鸡排,是“你看这哥们这么累还这么乐观,我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糟”的心理安慰剂。这就像看一份P得光鲜亮丽的体检报告,虽然知道数据可能有点虚,但看着就是安心。鸡排哥就是那个主治医生,亲自给你解读报告,顺便说几句俏皮话。

但问题来了,这份“保健品”的生产模式,是纯粹的手工业。它的产能,完全取决于鸡排哥一个人的体力、精力和情绪。

他一天只能站12个小时,只能炸1000份鸡排,只能对前100个顾客保持高质量的微笑和互动。

但流量的需求是无限的。当几万、几十万人涌向景德镇,都想要这份“保健品”的时候,供需失衡就成了必然。

这时候,市场的规律就开始露出它冰冷的獠牙了。

你以为山寨鸡排哥的出现,是道德的沦丧?不,这是最高效的商业模式。

市场不在乎谁是正版,只在乎谁能满足需求。

原版鸡排哥,这个“情绪价值”的唯一供应商,因为产能不足而歇业了。但巨大的市场需求还在那里嗷嗷待哺。这时候,一个“盗版供应商”出现了。

他或许没有鸡排哥的灵魂,没有那种不服输的韧劲儿,但这重要吗?

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时间就是成本。他们排了半天队,总不能空手而归吧?有个长得差不多的,卖着一样东西的摊位,买一份打个卡,发个朋友圈,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嘴里的鸡排是不是原教旨主义的那个味儿,谁在乎呢?

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吗?也不是。这更像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自然演化,从个人IP时代,强行进入了产业化复制时代。

所以山寨的出现是必然的。他能挡住一个。能挡住十个吗?能挡住全国各地成百上千个“景德镇鸡排哥分哥”吗?

怎么挡?申请个人形象专利吗?还是跨省去油锅边打假?别闹了,等你官司打完,黄花菜都凉了。

网红这个职业,压根不是风口,是火山口。底下是流量的岩浆,看起来热乎,但喷发完就是一地鸡毛,谁站得近谁先被烫死。鸡排哥的成功,看起来是厚积薄发,实际上更多是流量时代的【瞎积薄发】,运气成分占了大多数。

现在这个环境,大家都是【快种快收】,一个网红IP的保质期比你冰箱里的牛奶还短。你火了,抄袭你、模仿你、解构你,最后再超越你,这是一整套工业化的流程。

最要命的,是那些“好心人”提出来的建议:搞加盟。

朋友,这是诛心之论啊。

为什么?因为鸡排哥的核心资产,是他那个无法被标准化的“灵魂”。他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在底层挣扎却依然乐观的个体。

而加盟是什么?加盟是标准化的终极体现。

加盟要求统一的配方,统一的流程,统一的形象,统一的话术。它要把一切属人的、灵性的东西全部抽干,变成一本可以无限复制的操作手册。

你让鸡排哥去搞加盟,就好比让一个街头拳王去打职业联赛,规则、打法、节奏全变了。他最强的不是技术,是那股子野劲儿。一旦让他穿上统一的队服,对着镜头背诵品牌理念,他自己都不知道拳头该往哪儿打了。

一旦加盟店开遍全国,每一个加盟商都穿着同款工服,说着“赚够一个亿”的口号,那份源自于“真实”的稀缺性将瞬间归零。

到时候,“鸡排哥”就不再是一个人了,他成了一个logo,一个商标,一个被稀释了无数倍的商业符号。

而他本人呢?他将从一个快乐的炸鸡排小贩,变成一个苦逼的供应链管理者、品牌纠纷调解员、加盟商培训讲师。他会被财报、KPI和无穷无尽的会议淹没。

他会失去他赖以成名的一切。

这才是对一个野生网红最残忍的捧杀。

所以,山寨鸡排哥的出现,不是结束,仅仅是个开始。它宣告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绝对的流量和商业利益面前,任何个体的挣扎和情怀,都显得微不足道。

系统需要一个“鸡排哥”的符号,至于这个符号背后站着的是张三还是李四,系统根本不在乎。

原版的鸡排哥,最终的结局,大概率不是赚够一个亿,而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故事、形象和人设,被市场这个巨大的搅拌机打碎、重组,然后分发给无数个更年轻、更高效的“鸡排哥们”。

而他自己,则带着一身疲惫和短暂的荣光,消失在人海里。

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上一篇:西宁建筑物拆除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