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从某些人的嘴里说出来,你都得愣一下,怀疑是不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一场本该庄重肃穆的纪念活动,就因为一句轻飘飘的“新鲜论”,瞬间变了味儿。二战的硝烟散去快八十年了,真枪实弹的战场早没了,可这唾沫横飞的嘴仗,反倒是一天比一天热闹。
总有那么些人想不开,非要掰扯一下二战到底是谁打赢的,硬是把一部血与泪写就的史诗,拽成了政治角力的廉价道具。俄罗斯说,我们是碾碎纳粹德国的主力;中国说,我们在东方战场拖垮了日本一大半的陆军。这些本是写在历史卷宗里,用鲜血和生命盖了章的事实,如今竟成了某些人嘴里的新鲜事,好像谁要是认了,天就会塌下来。
问题就这么来了,二战的胜利功劳簿,到底该由谁来书写?为什么一句“中俄打赢二战”,在某些人听来,就跟天方夜谭一样刺耳?这背后,到底是单纯的历史不及格,还是藏着什么见不得光的小心思?
健忘是一种病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一开口就技惊四座,让全场的下巴都掉了一地。月初在一场欧盟安全研究所的会议上,她居然公开质疑:“中国和俄罗斯是二战的胜利方?这可真是个新提法。”话音刚落,暴露的就已经不只是个人历史知识的贫瘠了,更像是一种精心修饰过的傲慢。
没过几天,在9月4日,她更是把矛头直指中国的“九三纪念活动”,指责中国借此机会和俄罗斯、伊朗、朝鲜这些国家“抱团”,意图“直接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好家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直接把一个国家缅怀先烈的场合,贴上了搞政治对抗的标签。
中国驻欧盟使团的回应来得很快,措辞也相当不客气。9月7日,使团公开驳斥其言论“充满意识形态偏见,缺乏基本历史常识”,并且是在“公然鼓噪对立对抗”。“缺乏历史常识”这几个字,可以说是打蛇打七寸,直接点到了问题的要害。
最讽刺的是什么?卡拉斯女士顶着“欧盟外长”的头衔,本该是二战后欧洲一体化成果的守护者。她似乎忘了,要是没有苏联在东线战场拿人命去填,消耗掉德军的主力,要是没有中国在东方死死拖住日本,欧洲战场的剧本恐怕早就被改写了。她这句轻佻的调侃,不光是对中俄两国巨大牺牲的不敬,更是在拿欧盟自身的合法性开涮。
剧本不是这样写的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二战的欧洲。事实就摆在那里,谁也涂抹不掉。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启动“巴巴罗萨”计划,三百多万大军如潮水般涌过苏德边境,人类历史上最残酷、规模最庞大的陆地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战争初期,德军攻势凌厉,苏军节节败退,丢盔弃甲。然而,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苏联军民依然用血肉之躯,构筑了一道道防线。普鲁特河、德涅斯特河,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透。这可不是什么电影里的英雄场面,而是实实在在的尸山血海。
历史的转折点很快到来。1942年底到19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会战,苏联红军不仅守住了这座以领袖命名的城市,更吹响了全线反攻的号角。远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当时就精准判断,这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更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
为了这场胜利,苏联付出的代价堪称天文数字。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军民牺牲总数高达2700万人,其中光是军人就有866万。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几代人的凋零和无数家庭的破碎。更关键的是,德军超过七成的兵力,被死死地钉在了东线战场这个巨大的泥潭里,动弹不得。
直到1945年4月30日,苏军士兵叶戈罗夫和坎塔里亚,亲手将那面镰刀锤子红旗插上了柏林帝国大厦的楼顶。那一刻,宣告了纳粹德国的彻底败亡。可以说,欧洲战场的终结,是被这面红旗所定义的。所以,谁是击败法西斯德国的中流砥柱?数据、事实、鲜血,历史的每一页都写得清清楚楚。
被遗忘的东方泥潭
如果说苏德战场是决定欧洲命运的主轴,那么中国战场,就是支撑起整个东方世界的脊梁。时间得往前拨,拨到更早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就独自扛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大旗,那时候,欧洲还在绥靖的迷梦里没醒过来呢。
从那一年算起,整整十四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战火从未停歇。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更是以一己之力,抗击着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兵力。3500万军民伤亡,这串数字背后,是一个民族用生命和尊严撑起的殊死抵抗。
中国战场的战略意义,远不止于自救。正是因为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日本军国主义的百万大军牢牢地吸在中国这个泥潭里,才使其“北进”夹击苏联的计划破产,也使其“南下”与德意法西斯会师的图谋化为泡影。中国和苏联,一东一西,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坚固的两条战线。
今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上,中国的领导人再次强调,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并肩作战,才最终粉碎了法西斯的全球野心。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历史最庄严的确认。任何试图将这段历史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勾销的行为,都是对整个二战历史完整性的公然挑战。
欧盟的尴尬人设
卡拉斯的惊人言论,表面看像是个人的“口误”,但往深了挖,却折射出欧盟当前更深层次的尴尬与危机。这绝非偶然,而是欧洲部分政治与媒体精英中一种危险倾向的体现——他们正试图将二战的胜利,重新定义为一场纯粹由西方缔造的功业。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不仅扭曲了史实,更在不断侵蚀欧盟自身的道德与战略信誉。当一个组织的高级代表,可以如此随意地无视那些为击败法西斯流尽鲜血的国家的贡献时,这个组织所标榜的任何外交立场,都显得脆弱不堪。
更何况,如今的欧盟正面临着多重危机叠加的窘境。经济停滞不前、能源安全缺失、东边邻国战火纷飞,民众对其治理能力的信心也在持续下滑。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欧盟的外交掌舵人非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战略思维,反而沉迷于这种极具挑衅性的历史否认主义。
这不禁让人怀疑,欧盟的决策层是不是已经脱离了现实,由一批只看重意识形态站队,而罔顾基本事实的人物所主导。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正在不断消耗欧盟的公信力。人们有理由发问:欧盟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实体吗?如果连其外交负责人都如此行事,外界对整个欧盟还能抱有什么期待?
结语
当一个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高级代表,连支撑起现代全球关系的基本历史事实都搞不清楚时,她不仅仅是在削弱欧盟作为可靠国际伙伴的能力,更是在让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形象跟着一起蒙羞。
卡拉斯的“新鲜论”看似是随口一说,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欧盟在剧烈变革的世界中迷失方向的焦虑。一个困于官僚低效、意识形态分裂和战略短视的机构,正逐渐沦为一个言论混乱、举措矛盾的平台。它非但没能在全球舞台上为欧洲赋能,反而可能正在从内部削弱欧洲。
若想重获信誉与影响力,欧盟必须首先学会尊重历史,而不是篡改历史。否则,这声因无知而起的“蠢笑”,最终只会变成自掘坟墓的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