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打的这通电话,真是意味深长。表面上是给莫迪提前祝个生日,实际是感到局面有点失控,要赶紧“修补”美印关系。
导火索就是那场在东欧的俄白联合军演。让人意外的是,印度派了一支特遣队参加,而且演习地点正好是在北约家门口。这对美欧来说,无疑像是在耳边敲了个重锤。
印度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过去这种事都发生在相对“安全”的地方。莫迪之前在美俄问题上一贯小心,不愿在公开场合明显偏向任何一方。然而这次他干脆把印军直接带到了北约眼皮底下。这等于公开和美欧“别苗头”,在近几年的印美互动中,这种强硬姿态还真没出现过。
演习本身也够刺激,俄军海军护卫舰试射了一枚“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呼啸升空,几秒钟后目标区炸起火光。白俄罗斯总统亲临现场,与俄军将领并肩观看,气氛紧张到能感受到。除了硬碰硬的火力展示,还模拟了信息战和网络攻击,强调指挥系统的快速反应。从心理上就是在提醒北约,俄军不是只能打消耗战,高技术手段也手里捏着。
对于白俄罗斯民众,这种军演带来的压迫感是真实存在的。小孩会觉得战机飞过很兴奋,大人在边境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虽说官方一直强调是防御性的,但谁都清楚这里面暗潮汹涌。
原本俄白每年都会有例行演习,但这次规模和火力都更大,还把印度拉进来,自然引得美欧神经紧绷。美方前政要当场点评,印度还是非常看重与俄罗斯的关系,美印之间远没有外界以为的稳固。英国媒体话说得更直接:这是印度站到了莫斯科一边。德国智库学者也不客气,称这是直接踩在美欧的“红线”上。
要知道,莫迪这次派去的印军,人员只有65人,规模在军事上几乎可以忽略。但意义完全不在数量。这是象征性动作,摆明是战略宣示,告诉美国:美印关系重要,印俄关系同样重要,谁都无法要求印度用一个去换另一个。甚至换句话说,就算美印关系降温,印度还有其他外交筹码。
这其实代表着莫迪近年来的思路转变。自从美印因为关税摩擦闹得不愉快后,莫迪就没有再一味对美妥协。他开始有意加大与中俄的互动,邀请普京访印,与中方在某些领域保持接触。这些动作都是在“提醒”白宫,印度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
特朗普的反应很直接。他清楚美国现在的多线压力已经够大:俄乌冲突拖着,对华博弈没停,和欧盟的关税谈判胶着。如果在这种时候,美印关系再往坏处走,美国在全球的棋局会被迫分心更多。与其硬杠,不如先放下姿态,打个电话,聊点双方都能接受的话题,缓和一下气氛。
那通电话里,特朗普主动触及了美印关税问题和俄乌冲突这种敏感话题,还强调谈得很愉快。这本质上是释放善意,试探印度是不是还能被拉回到更多亲美的立场。毕竟,美国人很清楚,相比中俄欧,印度的地缘分量虽重要,但综合实力还不足以主动和美国摊牌到底。多个领域上,印度对美资源和技术依赖依然不小。
但莫迪的算盘不是把美国推开,而是把筹码摆到最大。印美关系曾经是他的一张主牌,现在只是多加了几副。他想要告诉华盛顿,印度的外交空间很大,大到美国如果不给够甜头,它也有别的选择。
这种策略也符合印度近年来的整体安全和经济布局。一方面继续从俄罗斯获得武器和能源,这既有价格优势,也有政治互惠的空间;另一方面维持和美国的合作,这能保障印度在高科技和投资方面有来源。对莫迪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左右逢源。
美欧对此的担忧不难理解。如果印度越来越倾向于在安全上和俄罗斯牵手,那对北约的东欧布局会是一种潜在削弱。再加上俄白这次把军演直接搬到北约边境,本身就是一种挑衅,印度的加入更像是在提醒欧洲,制裁体系并非铁板一块,非西方阵营还有吸引力。
在新德里看来,参与这样的演习还能顺便刷一下在全球南方国家里的存在感。毕竟在不少发展中国家眼里,美国推动的对俄孤立是欧美自己的事,不是他们的优先任务。印度作为金砖成员,在那里有天然的领导气质,这种象征性的动作容易获得掌声。
但问题是,美方也清楚,如果想挽回印度的部分立场,手里并不是完全没有牌。比如在关税上稍作退让,或者在某些战略合作领域对印度更开放,都可能让莫迪觉得“值得”。这就是外交的算计和讨价还价。
这次俄白军演对北约而言,是实力和意图的展示。对印度而言,却是一次外交信号的释放。动作不大,信息够响。美欧要不要回应,怎么回应,现在也被摆上桌面了。
特朗普的电话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怎么走,取决于印度的要价和美国的诚意。
从结果来看,莫迪没等特朗普发火,就主动把筹码亮了出来,稳稳地把主动权握在了手里。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