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7-29 05:46 点击次数:194

美媒 “普京要绷不住了”!他的一切努力,挡不住接下来的大变局

近期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一篇题为《普京平衡政策的极限》的评论文章活了, 两位研究俄罗斯的美国教授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判断:普京执政 25 年来精心维系的 “平衡术” 已濒临极限,而俄乌冲突的持久化,正是压垮这种平衡的关键变量。

文章中指出普京的 “平衡术” 核心,在于构建 “对外强硬” 与 “对内稳定” 的共生关系。2000 年上台后,他以铁腕整顿寡头势力,通过能源红利推动经济复苏,壮大中产群体;同时以历史过往与民族认同凝聚全国人民共识,让 “稳定” 成为俄罗斯人最珍视的政治礼物。这种策略在多次对外行动中得到验证:2008 年俄格冲突、2014 年克里米亚危机,他都在展现军事强硬的同时,将外部冲突对国内的冲击控制在最小范围, 既用 “胜利” 强化民众对政权的认同,又避免战争消耗动摇国内根基。直到 2022 年 “特别军事行动” 启动前,这套逻辑始终运转有效。

普京最初或许设想过复制过往的成功:以速战速决的军事胜利强化个人历史地位与民族认同,为权力交接铺路。

2022 年 3 月的土耳其谈判曾让他看到速胜希望,但局势最终走向了他最不愿见到的消耗战。如今,这场冲突的持续时间已逼近卫国战争。国际影响力层面,俄罗斯对盟友的 “保护力” 持续弱化:2023 年亚美尼亚让出纳卡地区时,莫斯科反应冷淡;去年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崩溃,俄罗斯无力干预;今年伊朗遭美以打击,俄罗斯也只能旁观。

这些信号让外界质疑其 “大国信誉”。

经济的压力则更为直接。西方制裁、欧洲能源市场流失、军事投入过度倾斜,多重因素将俄罗斯经济推向危险边缘。2024 年前 6 个月,通胀率突破 9%,一季度 GDP 增速仅 1.4%,俄经济发展部部长西卢安诺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直言 “已处衰退边缘”。外部环境的恶化更添变数:特朗普调整对乌立场,承诺通过北约输送先进武器;欧洲加大防务投入,对乌支持未减。这些变化都在冲击普京 “以战促稳” 的原始构想。

《外交政策》据此认为,普京可能被迫放弃 “稳定至上” 的国内策略,为求胜而过度透支资源,最终打破 25 年的平衡。文章将瓦格纳兵变视为 “不稳定信号”,认为现役士兵、老兵的 “理想幻灭” 与精英阶层的 “隐性不满”,可能成为动摇政权的隐患。但这种判断显然忽视了俄罗斯国内政治的现实逻辑。

事实上,普京的支持率长期稳定在七成以上,这一基本盘并未因战争持久化而崩塌。

俄罗斯人对战争的态度与对普京的认同也没有大的转化, 即便存在对战争消耗的不满,也很少转化为对政权的质疑。更关键的是,在普里戈任、纳瓦利内等潜在挑战者消失后,俄罗斯国内已无能真正威胁普京地位的反对派势力。所谓 “老兵反叛”“寡头硬起来” 的假设,更像是西方对俄罗斯政治生态的误判。

普京的 “平衡术” 确实面临挑战:战争消耗让国内稳定的成本越来越高,对外影响力也在下滑。但将其定义为 “濒临极限”,显然低估了人家25年的权威 。俄乌冲突或许改变了平衡的形态,却尚未触及根基。

只要普京仍能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凝聚力,将经济困境解释为 “对抗西方的必然代价”,其平衡术就仍有延续的空间。这场关于 “极限” 的讨论,最终会证明: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平衡,不能只看表面的困境,更要读懂其深层的支撑逻辑。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