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内容不错的话,给作者一个关注吧!下次更新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我咯~感谢喜爱,继续努力!
1914年12月的山西督军府里,31岁的阎锡山娶了个14岁的大同姑娘当小妾。
新婚夜,这个威震一方的督军当着14岁姑娘的面说了8个狠话。
那8个字要是传出去,整个太原城都得议论纷纷。
可谁也没想到,17年后这8个字成了最打脸的谎言。
更要命的是,这句话害惨了两个女人的一辈子。
01
1914年的阎锡山已经是山西的土皇帝了。
手底下管着几万兵马,说一不二的主儿。可就是这样一个铁血汉子,却被家里一件事搞得焦头烂额。
结婚17年了,膝下无子。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没孩子简直就是天大的罪过。阎锡山跟原配徐竹青1897年成的婚,俩人都是16岁的小娃娃。夫妻感情那是没话说,可就是肚子不争气。
31岁的督军没儿子,这在当时就是天大的笑话。
徐竹青为了这事差点愁死,看了无数大夫,吃了无数偏方,就是不见动静。后来到医院一查,大夫直接告诉她没有生育能力。
这话对徐竹青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她知道在那个时代,生不出孩子的女人是啥下场。
可阎锡山倒挺深情,安慰她说不在乎孩子,只要她在身边就行。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这话听听就得了。
02
可架不住家里老人的压力啊。
阎锡山的爷爷1913年病重时还念叨着,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见到曾孙子。这话把徐竹青听得直掉眼泪。
家里的压力越来越大,公婆天天唉声叹气的,弄得徐竹青都不敢抬头见人。
这时候徐竹青的父亲徐一敬主动站出来了。老爷子说,为了保住女儿的地位,他愿意帮忙找个小妾。
话说得很明白,就是怕女儿被休掉。
岳父主动给女婿找小老婆,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阎锡山嘴上说不愿意,可心里其实早就动摇了。毕竟传宗接代的压力太大,他一个督军总不能断子绝孙吧。
徐竹青看出了丈夫的心思,也开始劝他娶小妾。
女人劝男人娶别的女人,这得多大的委屈才能说出口啊。
03
阎锡山的副官李德懋很快从大同带回来一个14岁的许氏姑娘。
姑娘家里穷得叮当响,听说要嫁给督军,哪敢不同意。按照当地的规矩,这姑娘要先去徐竹青娘家认亲,改姓徐,取名兰森。
从许氏到徐兰森,一个14岁姑娘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1914年12月的婚礼办得很低调,毕竟是娶小妾,不是娶正房。
新房里,14岁的徐兰森穿着大红嫁衣,紧张得手都在抖。她虽然知道这桩婚姻的目的,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幻想的。
14岁的姑娘懂啥,还以为嫁给督军就是享福呢。
可阎锡山一进新房,开口就给她泼了盆冷水。
04
阎锡山看着这个比自己小17岁的姑娘,没有任何温情脉脉。
他开门见山地告诉徐兰森,她在这个家里的任务就是生孩子,其他别想太多。还规定了家里的规矩,以后孩子只能叫徐竹青妈妈,叫她姨姨。
"你只负责传宗接代",这8个字就像一盆冰水,浇灭了14岁姑娘心中所有的幻想。
徐兰森听了,只能默默点头。14岁的姑娘哪懂这些人情世故,她只知道自己从此就是督军府的人了。
那晚阎锡山没在新房过夜,直接去了徐竹青那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承诺。
可谁能想到,这个承诺后来会被他自己亲手撕得粉碎。
男人的话最靠不住,特别是床前的山盟海誓。
05
徐兰森进门后,日子过得倒也平静。
徐竹青对这个小妾挺客气的,毕竟是自己同意的事儿。还经常派人给徐兰森娘家送钱送物,生怕这姑娘受委屈。
徐兰森也很懂事,对公婆孝顺,对徐竹青恭敬。府里上下都觉得这个14岁的小妾人品不错。
1915年,徐兰森生下了第一个孩子阎志敏。
孩子刚出生就被抱到了徐竹青房里,按照之前定的规矩,这孩子要认徐竹青为妈。
孩子是徐兰森生的,却要叫别人妈妈,这多残酷啊。
徐兰森想见孩子,都得先经过徐竹青同意。接下来几年,徐兰森一口气生了5男1女,孩子们都按规矩叫徐竹青妈妈,叫亲生母亲徐兰森姨姨。
徐竹青对这些孩子确实视如己出,徐兰森也只能认了。可事情的变化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
有了孩子的女人地位就不一样了,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
06
阎锡山本来跟徐兰森接触不多,可为了跟孩子们培养感情,他开始经常去徐兰森的房间。
名义上是看孩子,实际上在那儿待的时间越来越长。
徐竹青开始察觉到了不对劲儿。丈夫对徐兰森的态度明显变了,说话温和了,买东西也想着她了。
更让徐竹青寒心的是阎家其他人的态度。
公婆对能生孩子的徐兰森越来越好,对她这个不能生育的正房却越来越冷淡。
逢年过节,大家都围着徐兰森嘘寒问暖,徐竹青反倒像个外人。她心里明白,在这个家里,能生孩子的女人才是有价值的。
阎锡山当初说的那些情话,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生不出孩子的正房,再恩爱也抵不过现实的残酷。
07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了。
阎锡山在这场战争中败得很惨,不得不带着家人逃难。可他带走的是徐兰森和孩子们,徐竹青被留在老家照顾公婆。
这个安排让徐竹青彻底寒了心。危险的时候,丈夫想到的是小妾和孩子,不是结发妻子。
在大连的那一年,孩子们跟徐兰森朝夕相处,没有徐竹青在身边管着,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改口叫徐兰森妈妈了。
血浓于水啊,这是人的天性,谁也改变不了。
1931年,阎锡山带着徐兰森和孩子们回到了山西。徐竹青满怀欣喜地准备迎接丈夫回家,可等来的却是晴天霹雳。
她发现5岁的小儿子阎志惠改口了,当着她的面叫徐兰森妈妈。
那一刻,徐竹青32年的委屈全都涌上了心头。当初约定好的规矩,就这样被轻易打破了。
32年的夫妻情分,竟然敌不过几个孩子的一声妈妈。
08
徐竹青当场就崩溃了。
她冲到阎锡山面前,质问他当初的承诺哪去了。明明说好的孩子永远叫她妈妈,怎么就都改口了。
阎锡山这时候已经彻底变了脸。他不耐烦地摆摆手,叫什么都一样,别计较这些小事。
男人变心的时候,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徐竹青彻底绝望了。她开始哭闹,摔东西,32年来第一次跟丈夫翻脸。她把茶杯摔得粉碎,把窗户玻璃都砸烂了。
公婆听到动静赶过来,不但没有安慰徐竹青,反而训斥她不懂事,说她太小心眼。在他们眼里,能生孩子的徐兰森比什么都重要。
当初劝她同意纳妾的人,到关键时刻反倒成了指责她的人。
那天晚上,徐竹青哭了整整一夜。32年的夫妻情分,在这一刻彻底破裂了。
09
第二天,徐竹青收拾行李离开了河边村,住到了太原通顺巷的私宅里。
从此再也没有回过阎家。
徐竹青走后,徐兰森顺理成章地成了阎府实际的女主人。她开始陪着阎锡山出席各种社交场合,接待来访的官员和外宾。
从生育工具到女主人,徐兰森用了17年时间。
可这个胜利是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之上的。徐竹青在太原的私宅里,独自度过了17年的孤独岁月。
1946年,徐兰森病逝了。她临终前最大的遗憾,就是始终没有得到正房的名分。阎锡山没有为她举行风光的葬礼,甚至在墓碑上都只写了"阎室徐氏"。
生前当了17年女主人,死后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
10
徐兰森死后,阎锡山又把徐竹青接了回来。
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陪伴在他身边的又是原配夫人。两人一起整理文稿,一起回忆往事,仿佛那32年的纠葛从未存在过。
1960年,阎锡山病逝。按照他的遗嘱,与他合葬的是徐竹青。墓碑上刻着"阎锡山暨德配徐竹青夫人之墓",徐兰森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任何地方。
这就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悲剧。
徐竹青守了一辈子正房的名分,最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可她失去的是32年的夫妻恩爱。徐兰森生了6个孩子,却始终只是个"如夫人",连死后都得不到认可。
阎锡山新婚夜说的8个字成了最毒的谎言。
当初信誓旦旦地说只爱徐竹青,结果有了孩子就变心。说好的孩子叫徐竹青妈妈,关键时刻就不认账了。
男人的承诺,就像水中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
这个故事告诉咱们一个道理:女人啊,千万别把男人的话当真。今天他能为了传宗接代娶小妾,明天他就能为了孩子抛弃结发妻子。
承诺时口若悬河,变心时六亲不认,这就是那个时代男人的真面目。
阎锡山以为自己很聪明,既保住了面子又得到了孩子,可最后害的是两个女人的一辈子。徐竹青孤独终老,徐兰森至死没名分,这就是他那8个字的代价。
说话时手软,害人时心狠,这就是男人的本性。
创作声明: 本故事来源:《山西省档案馆·阎锡山档案》《台北"国史馆"·阎伯川先生纪念集》《山西通志·人物卷》,文中涉及人物情感表达和心理活动为合理推演,基于史实基础;如有表达的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理解,请理性阅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或与本文并无关联,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特此说明!谢谢!
查证说明: 阎锡山娶徐兰森为妾一事在多部史料中均有记载,时间、人物、经过基本一致。新婚夜的具体话语根据当时家规和人物性格合理推演,符合当时背景。1930年中原大战后孩子改口事件、1931年徐竹青分居事件均有史实依据。文中情感表达基于史实合理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