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11-25 01:58 点击次数:120

百亿动态漫市场井喷,除了大厂吃肉,中小游戏公司还能喝到汤吗?

说真的,最近游戏圈这帮大厂,总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揣着一兜子钱,但又不知道怎么花,浑身难受。

你看网易最近那个操作,把自家的游戏编辑器“雷火映画”给商业化了,还顺手把《永劫无间》的IP授权给开放了。

这事儿搁在几年前,你可能会觉得是“开放生态,合作共赢”。

但放在今天这个环境里,翻译过来其实就一句话: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得想办法把家里的长工、丫鬟、甚至看门的大黄狗都盘活,出去接点私活儿补贴家用。

游戏行业现在有多卷?

已经不是卷不卷的问题了,是直接卷成了麻花,还是带馅儿的那种。

钱越来越难挣,玩家越来越难伺候。

传统的路子,内购氪金,玩家骂;买量广告,烧钱烧到CFO半夜起来抽自己嘴巴。

你看网易那几个当家花旦,《梦幻西游》、《率土之滨》,还有新晋网红《逆水寒》,今年的买量素材,堆起来比我一年的外卖盒都高。

那钱花出去,哗哗的,听着都肉疼。

所以大厂们必须找新路子。或者说,找新的“便宜路子”。

这时候,一个叫“动态漫”的幽灵,开始在游戏圈上空盘旋。

1

什么叫动态漫?讲白了,就是内容领域的“预制菜”。

它介于漫画和动画之间,制作上突出一个“大力出奇迹”。

大部分画面靠AI生成,或者用现成的游戏素材拼接,再配上点声优和BGM。

成本嘛,跟动辄烧掉几百万上千万一集的正经动画比,动态漫的成本可能还不够人家动画导演吃一顿庆功宴的。

便宜,是它最大的优点。也是它唯一的优点。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玩法就两种,泾渭分明,像极了人生的AB面。

A面,是包装成“精品剧”的动态漫。

主打一个“我虽然是预制菜,但我用的是米其林餐盘”。

网易自家搞的那个“安如木”账号就是典型,专门薅《逆水寒》的羊毛,搞女频言情漫剧,什么霸道庄主爱上我,什么转身嫁给死对头。

套路还是那个套路,但架不住游戏IP本身底子厚,世界观、人物关系都是现成的。

前十集免费,后面想看?

掏钱。

最新的那部《转身嫁良人》,播放量都160万了。

这哪是做内容,这分明是把游戏里的NPC拉出来搞直播带货,卖的还是情感DLC。

网易现在开放《永劫无间》授权,就是想把这个“NPC再就业中心”的模式,复制粘贴一百遍。

B面,就更狂野了,叫“AI整活”。

主打一个“我就是预制菜,而且我连盘子都懒得用,直接塑料袋一套您凑合吃”。

你去抖音上搜“王者荣耀AI整活”,800万的播放量,吓不吓人?

内容突出一个胡搞瞎搞,画面是AI缝合的,逻辑是不存在的,剧情是无厘头的。

让诸葛亮用夹子音念网络热梗,让鲁班七号去参加《中国好声音》。

这种东西,糙。

糙得跟刚出土的文物一样。

但它有个巨大的好处——传播快,乐子多。

它就像病毒,专门感染那些不怎么玩游戏,但就爱看乐子的泛用户。

对游戏本身来说,这就是最便宜的“存在感广告”。

你都不用花钱买热搜,网友们自己就能把你的游戏角色玩成一个梗。

你看,一条赛道,两种玩法,大厂们算盘打得噼啪响。

一个负责把核心粉丝的钱包再掏一遍,一个负责在路人面前混个脸熟。

里子面子,都有了。

2.

为什么大厂们会对这种“内容预制菜”如此上头?

因为传统的游戏宣发,已经越来越像一场自嗨了。

一款游戏,从立项到上线,少说一两年,像《燕云十六声》这种,更是磨了两年多。

这么长的时间,你指望玩家对你保持忠贞?

别傻了,玩家比你老板还健忘。

今天对着你的PV喊老公,明天就能在隔壁新游下面叫爸爸。

所以空窗期必须得有东西吊着玩家的胃口。总不能天天发制作人掉头发的照片吧?

动态漫,就成了最好的“代餐”。

游戏还没上?

没关系,我先用动态漫给你讲讲世界观,让你认识认识里面的小哥哥小姐姐。

先用几十集甜宠虐恋把你套牢,培养一批核心粉丝。

等游戏一上线,这帮被漫剧喂得嗷嗷叫的粉丝,不就是第一批最优质的“自来水”和“付费用户”么?

连冷启动的钱都省了。

甚至,还能在游戏上线前,就靠付费漫剧先回一波血。

(插一句,这算盘打得,我在拼多多上砍一刀都没这么狠。

而且,游戏IP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宝库。

一个成熟的游戏,世界观比新华字典还厚,人物关系比英国王室还乱。

但游戏本体的容量是有限的,你总不能让玩家放着主线不推,去看两个NPC谈了八十个小时的恋爱吧?

那些支线剧情、背景故事、人物小传,在游戏里都是边角料。

但这些边角料,在动态漫这里,就成了主菜。

《逆水寒》里那么多角色,玩家在游戏里可能就打个照面,但在动态漫里,他们的前世今生、爱恨情仇都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一下,游戏世界不就“丰满”起来了么?

这种丰满,是一种廉价的丰满。

但玩家偏偏就吃这一套。

不管是正经的衍生剧,还是沙雕的AI小短片,只要故事有趣,角色有梗,大家就愿意看,愿意转发。

这不比花几千万投效果不明的信息流广告香多了?

所以,大C厂搞动态漫,本质上不是内容创新,而是营销升级。

他们把过去投给渠道、投给广告平台的钱,分了一小部分出来,自己建了个“内容作坊”。

自己生产内容,自己引流,自己转化。

这叫“营销成本内部消化”。

这事儿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对大厂的财务报表来说,真的、真的很重要。

3.

那么问题来了,这块看着流油的“香饽饽”,中小厂商能啃一口吗?

我劝你冷静。

讲白了,这玩意儿看着门槛低,实际上到处都是隐形的墙。

首先,体验上限就锁死了。

动态漫,再怎么吹,它也不是动画。

画面的流畅度、演出的冲击力,跟顶级的CG、跟成熟的动画工业,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它能吸引的,主要是对IP有感情的粉丝,和图一乐的泛用户。

那些真正的、阅片无数的二次元核心用户,大概率是看不上这种“PPT动画”的。

这就把你的用户天花板给钉死了。

其次,也是最致命的,是UGC生态的门槛。

你以为AI降低了技术门槛,你买个软件,就能跟大厂站在同一起跑线了?天真。

动态漫,尤其是那种AI整活的小短片,极度依赖海量的UGC内容。

需要有无数的玩家,用爱发电,去创作、去传播。

头部大厂为什么玩得转?

因为他们的游戏,比如《王者荣耀》《原神》,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流量池,用户基数上亿。

一个梗抛出来,几百万人帮你造句。

你开放一个编辑器,几万个二创作者帮你免费打工。

但你一个中腰部的游戏呢?

你的全部用户加起来,可能还没人家一个服务器里的人多。

你把编辑器开放了,结果发现除了你公司自己的运营,根本没人用。

你想让玩家帮你搞UGC,玩家反问你一句:你是谁?

这就很尴尬了。

所以,这个赛道未来的结局,大概率是“头部吃肉,腰部喝汤,剩下的一边看热闹”。

大厂利用自己的IP和用户优势,建立内容壁垒,把动态漫做成自己IP生态的护城河。

中小厂商想入局?

不是不行,但你得想清楚。

你没有IP基础,就得拼创意。

但拼创意,是最不靠谱的事情。

你一个创意火了,大厂分分钟能用更强的资源、更成熟的IP,像素级复刻你,然后把你碾死。

所以,别听那些媒体吹什么“百亿新赛道,人人有机会”。

大部分时候,“新赛道”的意思是“新的韭菜地”。

对于大厂来说,动态漫是一块不错的营销拼图,是一种降本增效的手段,是IP矩阵里锦上添花的一笔。

但要说它能拯救谁,能颠覆什么,那纯属想多了。

它不是救命稻草,它顶多算一根比较结实的狗尾巴草。

能让你在内卷的泥潭里,稍微扑腾得好看一点。

仅此而已。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