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的圈子里,"天赋"一直都是球员站稳脚跟的根本。静态天赋,比如身高、臂展、身体比例,决定了他们的最低水平,而动态天赋,比如速度、爆发力、弹跳,给了他们突破极限的可能。不过,还是有那么一些特殊的球员:身体条件堪称“联盟顶级”,静态数据碾压同位置的对手,动态表现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但偏偏“脑子”跟不上——要么是球商不够高,没搞懂比赛节奏,选错攻击时机;要么情绪不稳定,心态征服不了压力,脾气也难以掌控。结果,本应成为超级巨星的他们,只能在“天赋白费”的遗憾中徘徊。这次要说的这5位,正是“脑子以下是超巨”的典型代表。
威少的天赋爆棚,可就是那份“坚持己见”的执念,让他的实力未能发挥到极致。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的身体条件,在NBA后卫里绝对排得上前列。1.91米的个子加上顶级的垂直弹跳(巅峰时测得超过100厘米),让他能在中锋头顶轻松补扣,爆发力十足。起步速度快得像箭一样,突破瞬间的冲击力几乎跟前锋一样,早期对阵内线时,他甚至能用“坦克式冲撞”直接冲破防线。巅峰的威少,就是“三双机器”的代表——连续三个赛季场均三双,单赛季更是搞出42次三双。这些纪录背后,都是他用那极致的身体天赋拼出来的结果。
不过,威少的短板吧,也挺明显的:他在打法里带着一种几乎偏执的“死磕”劲头,球商常常跟不上身体的节奏。年轻时,靠着爆发力,他还可以掩盖一些不太合理的选择——即使强突、盲目出手,也能凭借身体天赋把球投进去;可随着岁月增长,身体素质逐渐下滑,这种“死勇”套路就变成了致命的缺陷。他还迷恋老套路——突破后急停跳投,就算前面站着两名防守人,他也非要硬投;明明球队需要他帮忙串联进攻,他偏要拼个人得分,结果一节比赛常常用几次投篮不中,把球队的优势都抹平了。在职业暮年,变成替补的他,依旧不改那“乱投”的脾气——要是多点冷静,少点执着,凭他丰富的经验和冲击力,早就能成为联盟顶尖的“超级替补”,也不会到现在还没人看中。
考辛斯的“第一中锋”称号,因脾气暴躁,走到今天也就成了烟云。
德马库斯·考辛斯的天赋,曾经让整个联盟都眼红。2.11米的身高配上2.28米的臂展,不光有中锋的体格优势,还具备后卫般的细腻技术——能在低位背身单打转身跳投,也能拉到三分线外射中远投,甚至能像控球后卫一样送出漂亮的传球。巅峰时场均27.8分、10.6个篮板、4.8次助攻,完全可以说他是个“内外兼修、传投皆精”的多面手中锋。在那会儿,联盟里能跟他单换的对手少之又少,他原本应该是统治内线的“那一代王者”。
考辛斯的脾气,变成了毁掉他职业生涯的“毒药”。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他一场比赛只要被裁判吹罚犯规,就会猛地对着裁判大喊大叫,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过激动作。职业生涯下来,他一共领到了143次技术犯规,14次被直接驱逐出场。面对对手的挑衅,他也从不手软,经常爆发口角甚至变成肢体冲突。有一次,他在场上和对手互喷惹毛了裁判,结果被赶出场外,球队失去了重要的内线核心,最终输掉比赛。而且,性格的缺陷还传染到了更衣室——和教练顶嘴、跟队友闹矛盾,他被粉丝调侃为“教练杀手”。为迎合他,国王队在五年内换了四位不同的主教练,但他的脾气始终没变。伤病和情绪问题双重夹击,让考辛斯在30岁的黄金年华,黯然退出NBA。如果能管住脾气,以他的天赋,现在大概会是各队争抢的“拼图”了。
奥多姆这“左手魔术师”,技术水平真是犀利,可惜啊,败在了“冲动”这个事儿上。
拉马尔・奥多姆的天赋,简直可以说是“全面”二字的最佳写照了。他身高2.08米,居然拥有后卫那样的控球技能和出色的传球视野,既能打小前锋,也能应付中锋的位置,甚至在赛场上能完成“从1号位防到5号位”的奇迹,因此被叫做“左手魔术师”。在科比身边当得力帮手,奥多姆曾经是湖人夺得两连冠的关键人物——他可以在替补席上拿出14分、8个篮板和3次助攻的成绩单,也能在生死时刻上场,用一记绝杀收获胜利。当时的媒体评语是:“只要奥多姆能集中注意力打比赛,至少能稳定成为全明星经常光顾的面孔。”
可奥多姆的“球商”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他最头疼的事儿就是“太容易被情绪左右”——进攻时老爱自己占球,明明队友都站在空位上,他偏偏要自己单打,结果不是被抢断,就是硬着头皮出手打铁;防守端注意力也不稳,经常漏掉对手的跑动,造成防线出现漏洞。更搞笑的是,他曾在比赛中犯过“把球传给替补队友”的低级失误,这事儿直接成为“五大囧”之一。奥尼尔曾经调侃他:“奥多姆身上住着两个球员——一个是全明星级别的天才,另一个却像个业余菜鸟。”最终,由于场外的一些事儿和比赛态度的问题,奥多姆在32岁那年就离开了NBA,只能留下一片“天赋白费”的遗憾。
JR的话:“被称为‘集锦大神’,但实战打起来还是吃瘪。”
JR·史密斯的天赋,全都藏在那些“合集”里。他拥有顶级的弹跳和投篮感觉,能在快攻中来个360度扣篮,也能在三分线外突然出手,打出那种“误导传球”似的三分球(明知道要传球,结果自己突然投中),还能在关键时刻刷出“神仙球”——比如2018年总决赛第一场,最后时刻他命中了一个超远的三分,差点就帮骑士扭转局势。看JR的精彩集锦,觉得他有时候比乔丹还猛,但一放到真打的场上,他就变成了个“刺头”。
JR的缺点,主要在于稳定性和球商这两方面。他有时候能一场拿40分,下一场却10投0中,简直像个“卧底”,全场隐身;在进攻时,经常头脑发热,明明队友需要稳住局势,他偏偏偏要投那种超远的三分球;防守方面也是懒散,面对对手突破,要么不追,要么直接伸手犯规。最经典的“名场面”莫过于2018年总决赛G1的最后几秒:骑士和勇士打得难解难分,JR在抢到篮板以后居然忘记了时间,手里拿着球在原地乱跑,直到裁判吹哨才反应过来,结果让球队错失了绝杀机会。赛后,詹姆斯在场边一气呵成地大声怒吼,也成了JR“脑袋短路”的明显写照。要是他能多点专注,少几分随意,JR说不定能变成联盟顶级的“3D”球员,现如今这个样子,猛如虎的集锦,实战中却像二百五。
麦基被叫做“张伯伦升级版”,主要是因为他在防守和篮板方面表现出色,但也经常因为“走神”而陷入尴尬。有时候比赛进行到一半,他突然发呆,忘了自己该盯谁、在哪个位置,导致防守漏洞百出。队友提醒也好,裁判吹哨也罢,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比如在一些抢篮板的关键瞬间,他会错过一些明显的机会,或者空置在防守区,任由对手轻松得分。这“走神”问题,成了他最大短板,也让大家觉得,他的天赋很高,却总缺点“专注力”。如果能把注意力集中一些,或许还能进步得更快,变成真正的内线杀手。
贾维尔·麦基的身体条件,简直可以说是“张伯伦2.0”。身高2.13米,臂展长达2.33米,这让他在篮下有着压倒性的护框优势;而跑跳能力也是中锋中的顶尖——既能像锋线球员一样快速下场,也能在篮下轻松完成“隔人暴扣”。在巅峰时期,他场均能拿下2.5次盖帽,曾一场比赛狂送7次封盖。球迷们都说:“要是麦基能专心打比赛,他绝对能成为联盟里防守最厉害的球员。”
不过要说麦基的“球商”呀,就成了大家嘴里的“五大囧”常客嘛。他最大的毛病就是“走神晚点”。在防守的时候,经常会分心,看着裁判,不管对方已经跑到篮下,他还在盯着裁判或是场边的动静;而到了进攻端,低级错误一大堆,比如空位扣篮搞飞,或者接球后一动不动呆在那里,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打。奥尼尔的那个“五大囧”节目里,麦基的镜头比谁都多——有一次比赛,他居然一会儿盯着两个球看,结果对手轻松得分,成了“脑袋瓜不太灵光”的经典杀场。整个职业生涯,他一直在不同球队之间“漂浮”,从没待过一支球队超过三年。要是他能专注点,不那么走神,凭借那身体天赋,绝对能成为联盟里面数一数二的内线支柱,而不像现在这样“漂流中锋”。
天赋其实挺容易获得的,可要想让心智变得成熟、稳重,可就不那么简单啦。
在NBA里头,有句老话说得挺透:“身体天赋决定你的最低底线,球商和情绪才决定你的最高峰。”联盟里不缺那些天赋异禀的球员,可真正能站到顶尖位置的,往往是那些“脑子和身体都到位”的人——比如乔丹,既有爆炸的身体天赋,又能洞察比赛节奏;再比如詹姆斯,既靠爆发力突破,又靠球商带动全队。所以说,天赋当然重要,但光有天赋还不行,要懂得用“脑子”打球,掌控情绪,才能把天赋变成真正的实力。要不然,再牛的身体天赋,也只能变成“白浪费”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