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11-23 17:00 点击次数:188

美股低开高走,中概股集体承压,A股下周走势成关注焦点

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我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

就是你看全球市场,感觉大家越来越“各玩各的”,好像以前那种一个喷嚏全体感冒的联动效应,正在慢慢钝化。

昨晚就是个典型。

美股那边玩心跳,开盘直奔地下室,结果尾盘硬是给拽了回来,搞出个深V,但仔细一看,里面是冰火两重天,AI这些浓眉大眼的科技股被一顿揍,反倒是石油、旅游这些老登板块出来撑场面。

欧洲那边呢,就比较实诚,说跌就跌,一点不含糊。

而我们这边,A股指数看着波澜不惊,但底下个股扑腾得欢,成交量也稳得住。

这场景,像极了一桌人吃饭,但各自的悲欢并不相通。

以前我们分析市场,总喜欢用一个宏大的框架,叫“全球风险偏好”。

美联储一放水,大家就都胆子大,什么都敢买,叫“Risk-on”;美联储一收水,大家就都往回缩,现金为王,叫“Risk-off”。

这个模型在过去十年,特别好用,因为它抓住了一个核心矛盾:全球资本的定价,都锚定在美元的流动性上。

美元松,万物涨;美元紧,一起跌。

简单,粗暴,有效。

但现在,这个老黄历可能要翻篇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市场孤岛化”的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捋一捋背后几条看不见的线。

第一条线,是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时差”。

这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

以前大家都是跟着美联储的节奏跳舞,它加息你不敢不加,它降息你赶紧跟上。

但现在呢?

美国那边因为通胀黏性,降息的门槛提得老高,还在紧缩的尾巴上。

欧洲呢,经济已经疲软得不行,再不降息企业就要揭不开锅了,所以降息预期比美国强烈得多。

而我们国内,为了稳增长,货币政策整体是偏宽松的。

你看,全球三大经济体的“水龙头”,一个在拧紧,一个想拧松,一个在慢慢放。

水流的方向都不一样了,资本的成本和预期自然就天差地别。

指望水流方向不同的几条河,能走出同一个浪花形态,这本身就不现实。

所以美股在交易“软着陆”和“AI革命”,欧洲在交易“衰退”,A股在交易“复苏”和“政策底”。

大家的剧本都不一样了。

第二条线,是“叙事”的脱钩。

一个市场能涨,要么靠业绩(分子),要么靠估值(分母)。

而支撑估值的,往往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或者说“叙事”。

现在美股最硬的叙事是什么?

是AI。

英伟达一个公司的市值,快赶上整个A股的成交额了。

这个故事足够大,足够性感,能吸引全球最聪明的钱去豪赌。

所以即便宏观数据不好,只要AI的故事没讲完,资金就有理由赖着不走,甚至在下跌时抄底。

昨晚英伟达从暴跌近5%到收盘翻红,就是最好的证明。

欧洲有什么故事?

好像没有。

传统工业、奢侈品消费,这些故事太平淡了,撑不起高估值。

地缘政治的风险,能源的困局,这些负面叙事反而更响亮。

所以它就像个没有主心骨的市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资金就倾向于先兑现收益再说。

A股的叙事呢?

我们自己的故事,比如“科技自立”、“中特估”、“消费升级”。

这些故事的特点是,它们非常内向,逻辑自洽,主要由我们自己的政策和经济周期驱动。

海外的投资者可能听不懂,也不太关心。

所以A股的涨跌,越来越由内因决定。

外盘的波动,更多是影响一下开盘的情绪,很难决定全天的走势。

当每个市场都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彼此之间听不懂也听不进的时候,联动性自然就下降了。

第三条线,是资本流动的“物理阻隔”。

过去二十年是全球化的高潮,钱可以在全球畅通无阻地流动,去寻找最赚钱的洼地。

但现在,地缘政治的紧张空气,让资本的流动变得越来越不顺畅。

各种各样的制裁、审查、限制,相当于在全球资本的血管里,制造了很多“血栓”。

资本是逐利的,但它也怕死。

当不确定性增加时,它会本能地选择离家最近、最安全的地方待着。

美国的钱更愿意留在美国,中国的钱更愿意在国内寻找机会。

这种“资本回流”或者说“本土偏好”,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孤岛化。

所以,把这三条线串起来看,我们就能得出一个和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的结论:

A股所谓的“独立行情”或者“韧性”,本质上可能不是我们有多强,而是我们和外部世界的“连接”在某种程度上变弱了。

这种“弱连接”是一把双刃剑。

好处是,当外面狂风暴雨的时候,我们可以关起门来,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就像昨晚,美股科技股大跌,但对A股相关产业链的情绪传导,明显弱于一两年前。

坏处是,当别人家开盛宴的时候,我们可能也闻不太到香味。

比如全球的AI浪潮,我们虽然也有相关的概念炒作,但始终缺乏一个能跟英伟达、微软掰手腕的核心资产,也就无法充分享受到这波全球性的技术红利。

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解了“市场孤岛化”这个大背景,可能比纠结明天大盘是涨是跌更有意义。

这意味着我们过去很多投资的“肌肉记忆”都需要被重置:

首先,别再简单地拿“外盘涨了,A股就该跟”或者“外盘跌了,A股就要遭殃”来做判断了。

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在下降,A股的内在逻辑——政策面、经济基本面、市场情绪面——才是决定性的。

其次,资产配置的思路可能也要调整。

以前做全球配置,买个纳指ETF,再买点沪深300,感觉能对冲风险。

现在可能不行了,因为不同“孤岛”的风险和收益来源完全不同。

你需要更深入地去理解每个市场的“脾气”和它背后的主要矛盾。

最后,要降低对“快钱”的预期。

在一个孤岛化的市场里,流动性是有限的,很难出现那种水漫金山式的全面牛市。

更多的可能是结构性行情,是存量资金在不同板块之间“填坑”和“挖坑”。

这对选股和择时的要求,其实是变高了。

总而言之,昨夜的盘面,只是这个“市场孤岛化”时代的一个缩影。

我们正站在一个全球市场格局重塑的十字路口,过去的地图不一定能指引未来的路。

与其为了一两天的涨跌而焦虑,不如静下心来,看清楚这个正在发生但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的巨大变化。

毕竟,在航海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预测风向,而是先搞明白自己所在的船,到底是在一片汪洋里,还是在一片内湖中。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