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一则消息如惊雷般划破国际社会的平静: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下令美军“立即重启核武器试验”。这一打破33年核试验静默的指令,瞬间将全球推向了核军备竞赛的边缘,也再次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特朗普声称此举旨在应对其他国家的核测试,确保美国核武库的可靠性与竞争力,并强调“在平等基础上”进行测试。然而,俄罗斯迅速澄清其新型武器测试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核试验,并警告美国实弹核爆的后果。中国外交部也呼吁美方遵守CTBT义务,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纷纷谴责,指出此举是危险的倒退,可能引发全球核军备竞赛。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自1996年开放签署以来,承载着国际社会对无核世界的共同希望,旨在禁止一切形式的核武器试验爆炸。然而,条约的生效机制先天不足,需包括所有44个特定核技术持有国批准方能生效。美国虽于1996年签署,但其参议院始终未予批准,深层原因在于对核武库可靠性的担忧、对条约核查机制的疑虑,以及国内政治两党分歧的长期阻碍。美国长期依赖“可靠性维持项目”(SSP)进行计算机模拟而非实弹测试,但其仍将实弹试验视为最终保障。2023年,俄罗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以美国未批准CTBT为由,撤销了对该条约的批准,进一步加剧了条约的“失效”风险,使其法律约束力近乎瓦解。
专家普遍质疑特朗普“立即重启”核试验的可行性,美国军备控制协会主任达里尔·金博尔指出,恢复地下核试验至少需要36个月,且在技术、军事和政治层面均无必要。这表明,特朗普的指令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而非基于实际的技术需求。此举意在服务其国内政治议程,如在选举年争取特定选民支持,并展现强硬姿态以巩固基本盘。同时,它也是美国对中俄等大国竞争战略的延伸,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对竞争对手施压,或在未来核军控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这种政治信号的释放,其潜在危害远超实际意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促使其他国家效仿,从而加剧全球核风险。
CTBT的沉浮直接削弱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基石,因为CTBT是NPT体系防止核武器横向和纵向扩散的重要支柱。美国打破33年核试验静默,无疑是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又一次沉重打击。这不仅可能刺激其他潜在核国家发展核武器,也促使现有核国家加速核武库现代化,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例如,波兰公开表示希望部署外国核武器,寻求“核保护伞”,这便是区域紧张局势升级的具体体现。核试验的历史充满创伤,美国历史上曾进行的1032次核试验,给马绍尔群岛和格陵兰岛等地区带来了长期的生态破坏和健康争议。这些历史教训警示我们,核试验的代价是沉重的,其影响深远且不可逆。
维护全球战略稳定,需各国共同遵守国际法和多边协议。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的思维模式,只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全。核试验的重启,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警钟,呼吁全球共同努力,重建信任,重申对无核世界的承诺。我们必须坚守核不扩散的底线,通过对话而非对抗,共同抵御核风险,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核武器的阴霾不应再次笼罩地球,国际合作才是抵御核风险的唯一出路。